在工業生產中,壓縮空氣是一種重要的動力源,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而冷凍式干燥機作為壓縮空氣后處理設備的關鍵一環,對于保障壓縮空氣的干燥度和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正確選型不僅能確保設備高效穩定運行,還能有效避免能耗浪費,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本文將詳細闡述如何根據壓縮空氣流量與壓力等關鍵因素,科學合理地選擇冷凍式干燥機,為企業提供實用的選型指南。
冷凍式干燥機是根據冷凍除濕原理,利用冷媒與壓縮空氣進行熱交換,將壓縮空氣強制通過蒸發器進行熱交換而降溫。在這個過程中,使壓縮空氣中氣態的水和油經過等壓冷卻,凝結成液態的水和油,并夾帶塵埃,然后通過自動排水器排出系統外,從而獲得清潔、干燥的壓縮空氣。其工作過程主要涉及熱交換系統、制冷系統和電氣控制系統三個關鍵部分。空壓機過來的壓縮空氣先在預冷卻器中進行熱交換,初步降低溫度;接著進入冷熱空氣交換器與已經被冷卻到壓力露點的冷媒進行第二次熱交換,使壓縮空氣的溫度進一步降低;之后壓縮空氣進入蒸發器與制冷劑進行熱交換,將壓縮空氣的溫度降至0 - 8℃,使得空氣中的水分在這個溫度下析出;經過汽水分離器分離后,水分經過自動排水器排出;而干燥的低溫空氣再次在冷熱空氣交換器中進行熱交換,溫度升高后輸出。
其關鍵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可以降低壓縮后空氣的溫度,避免高溫壓縮空氣對后續用氣設備造成損害;另一方面,能夠高效地將空氣中含有的水汽除去,保障壓縮空氣的干燥度,滿足不同生產工藝對空氣質量的嚴格要求。例如在電子芯片制造、食品藥品生產等對空氣質量要求極高的行業,干燥、潔凈的壓縮空氣是確保產品質量和生產安全的基礎。如果壓縮空氣中含有過多水分,可能導致電子芯片短路、食品藥品變質等嚴重問題。
準確確定壓縮空氣的實際流量是選型的首要任務。實際流量的確定需要考慮多個因素,首先要參考空壓機的排氣量。空壓機的排氣量并非一成不變,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如空壓機的運行工況(滿負荷運行還是部分負荷運行)、設備的磨損程度等。一般來說,在理想狀態下,空壓機的銘牌上會標注其額定排氣量,但在實際運行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干擾,實際排氣量往往會與額定值存在一定偏差。為了獲取更準確的實際流量數據,企業可以通過安裝流量傳感器進行實時監測記錄,或者參考設備運行一段時間內的平均流量數據。此外,還需要考慮未來生產規模的擴大或用氣設備的增加對壓縮空氣需求的影響,預留一定的流量余量。例如,如果企業計劃在未來一年內增加部分生產設備,那么在確定當前壓縮空氣實際流量時,就需要將新增設備的用氣量考慮在內,以確保所選冷凍式干燥機能夠滿足未來一段時間內的生產需求。
冷干機的處理量必須大于或等于壓縮空氣的實際流量,這是基本的匹配原則。在實際選型過程中,通常建議按照空壓機排氣量的1.2 - 1.5倍來選擇冷干機的處理氣量。假設一臺空壓機的排氣量為10m³/分鐘,那么冷干機的處理氣量應選擇12 - 15m³/分鐘。這樣做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可以確保冷干機在面對壓縮空氣流量的波動時仍能穩定工作,避免因流量瞬間增大而導致干燥效果不佳;另一方面,預留一定余量也能適應生產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臨時用氣高峰,保障整個壓縮空氣系統的穩定運行。如果冷干機的處理量選擇過小,當壓縮空氣流量超過其處理能力時,就無法充分去除壓縮空氣中的水分,導致輸出的壓縮空氣濕度超標,影響后續用氣設備的正常運行。
冷干機的工作壓力需要與空壓機的排氣壓力精確匹配,且絕不能低于空壓機的工作壓力。空壓機的排氣壓力通常有多種規格,常見的如0.7MPa、0.8MPa、1.0MPa等。在選擇冷干機時,必須確保其能夠在該壓力下正常工作。這是因為冷干機內部的結構設計、密封性能以及各部件的耐壓能力都是根據其額定工作壓力來確定的。如果冷干機的工作壓力低于空壓機排氣壓力,可能會導致設備密封失效,出現漏氣現象,不僅影響干燥效果,還會降低設備的使用壽命,甚至可能引發安全事故。例如,當空壓機排氣壓力為0.8MPa,而所選冷干機的額定工作壓力僅為0.7MPa時,在設備運行過程中,過高的壓力會對冷干機的外殼、管道、閥門等部件造成過大的壓力沖擊,容易使這些部件出現損壞。
壓力變化對冷凍式干燥機的能耗有著顯著影響。空氣流過冷干機會形成一定的氣流壓降值,為滿足客戶用氣端的空氣壓力值,空壓機必須提高輸出空氣的壓力值,這樣就會增加空壓機的能耗。按照常規計算,空壓機出口壓力每提高1bar,空壓機的能耗就會增大6%。也就是說,如果冷干機的氣流壓降降低0.1bar,空壓機的能耗就會減少0.6%。以100Nmm³/min空壓系統為例,空壓機比功率按6kW/(Nmm³/min)計算,冷干機氣流壓降降低0.1bar,空壓系統的能耗就減少3.6kW。以上述冷干機功率8kW來計算,可抵上冷干機45%的運行能耗,節能效果十分顯著。因此,在選型時,應盡量選擇氣流壓降小的冷干機,以降低整個壓縮空氣系統的能耗。
空壓系統的實際空氣流量并不是時刻都滿負荷的,如果制冷壓縮機都在滿負荷運行,就會造成能耗的浪費。因此,實現制冷壓縮機運行功率與空氣流量相匹配的設計至關重要。一種常見的技術手段是采用可變功率的制冷壓縮機,如變頻制冷壓縮機或帶滑閥的螺桿制冷壓縮機。通過監測制冷系統冷媒吸氣壓力值,根據PLC控制程序中的計算邏輯來調整變頻制冷壓縮機的供電頻率或螺桿制冷壓縮機滑閥的位置,由此使制冷壓縮機的制冷量與冷干機空氣流量相匹配,從而實現節能目的。例如,當壓縮空氣流量較低時,降低制冷壓縮機的運行功率,避免過度制冷造成能源浪費;當流量增大時,及時提高制冷壓縮機功率,確保干燥效果不受影響。
如前所述,冷干機的氣流壓降對空壓機能耗影響巨大。在選型過程中,要關注冷干機的氣流壓降指標,盡量選擇氣流壓降小的產品。一些先進的冷干機通過優化內部結構設計,減少了空氣流通路徑中的阻力,降低了氣流壓降。例如,采用獨特的氣水分離結構,使空氣在分離水分的過程中更加順暢,減少了壓力損失;或者選用低阻力的換熱器和管道材料,進一步降低氣流通過時的壓降。選用低氣流壓降的冷干機不僅可以降低空壓機的能耗,還能提高整個壓縮空氣系統的運行效率。
目前市場上的冷凍式干燥機產品能效等級參差不齊。在選型時,應優先選擇能效等級高的設備。能效等級高的冷干機通常采用了更先進的技術和節能措施,如高效的熱交換器、節能型制冷壓縮機等,能夠在保證干燥效果的前提下,降低能源消耗。一些冷干機通過改進熱交換系統,提高了換熱效率,減少了制冷量的需求,從而降低了能耗;還有一些冷干機采用智能控制系統,能夠根據壓縮空氣的流量、壓力和溫度等參數自動調整設備運行狀態,實現節能運行。企業在選型時,可以參考相關的能效標識和產品檢測報告,選擇能效表現優秀的冷干機。
冷凍式干燥機的選型與壓縮空氣流量和壓力密切相關,科學合理的選型是避免能耗浪費、保障壓縮空氣系統穩定高效運行的關鍵。企業在選型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壓縮空氣的實際流量和壓力情況,遵循流量與處理量匹配、工作壓力匹配的原則,同時運用避免能耗浪費的選型技巧與策略,如實現制冷壓縮機與流量匹配、選用低氣流壓降的冷干機以及關注設備能效等級等。只有這樣,才能選擇到最適合企業生產需求的冷凍式干燥機,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持。